“第一届海量光学遥感卫星数据智能处理算法大赛”遵循“开放、公平、创新、引领”的原则,瞄准在轨应用,旨在推动海量光学遥感卫星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本次大赛首次全面采用国产智能处理器,助力了遥感卫星数据智能处理升级,还为各种背景的研究团队搭建了交流平台,为我国人工智能在产研学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大赛设置了“遥感数据目标智能检测识别”和“海量遥感数据自主开发应用”两个竞赛主题。本届大赛历时半年,自5月初启动以来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共吸引300多支知名科研队伍参加海选,涵盖了具有传统优势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和崭露头角的创业公司。主办方为此次大赛的参赛队伍提供了标准规范的调试数据和测试数据,制定了定量化的算法测试评估标准,并在决赛阶段提供了专业的算法测试评估环境,确保赛事在高起点、高水准基础上顺利开展。
历经初赛、复赛和决赛,由我院高能效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朱宗卫老师带领的参赛队伍“蜗壳”与其他11支优秀决赛队伍同场竞技,最终在“遥感数据目标智能检测识别”赛道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颁奖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长曹喜滨,深圳市军民融合办公室副主任潘伟旗,科技创新局集成创新办公室主任宋玮,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深圳)办公室主任唐波,航天工程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等相关专家共同出席见证。
一等奖
大赛颁奖典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蜗壳队
组织方与大赛人员集体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