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19级网安1班党支部召开线上学习会,阅读《新基建十大趋势》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能产品与装备》两篇文章,并在群里交流了各自的学习心得。
以下是部分成员的学习心得:
侯宗潮同学说,基础建设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建设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新基建以IT技术为支撑,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促进基础设施升级、产业升级,同时促进就业。智能化基建按照“传感+”“物联+”“智能+”三步走。在传统基础设施上安装智能化检测设备,传统基建通过感知、联网、智能反馈实现整体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以上基建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能产品与装备制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智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存在协作效率低、成本高、竞争力弱等问题。因此,未来的智能产品与装备的发展趋于绿色化、低碳化、高能效、高性能。身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努力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旭吉同学说,“一个大国的战略设计影响深远”是《新基建十大趋势》中开篇就提到的。现在,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新基建”就是其中之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具有AI思维与动手能力的新型产业人才。要想实现“新基建”中提出的目标,我们需要很多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能产品与装备》中提到了很多前沿技术,要想利用这些技术来提升社会生产力,同样需要人才来实现。我国制造业要实现智能产品与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人才。没有优秀的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人才和强大的智能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团队,就难以形成智能产品与装备产业。在当前我国智能设计制造人才断层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培养和凝聚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多层次智能设计制造共性技术的研发人才,为实现智能产品与装备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储备。
李鑫同学说,不同于老基建,新基建的重点不在数量,而在质量;不在规模,而在效益;不在速度,而在效率。传统基建的最大特点,就是规模大、数量多、速度快,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能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新基建显然不能走这样的老路,新基建一定要突出“新”字,可以规模不大,但质量一定要好,产生的效率要高,切不可为新基建而新基建。否则,不仅达不到发展新基建的目的,反而会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譬如人工智能,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去推广,而非不管是否符合条件都用人工智能。
刘明珠同学说,通过阅读《新基建十大趋势》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能产品与装备》两篇文章,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我们的生活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并且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应该好好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争取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